Vue 3 源码解读
目录结构
Vue 3的源码采用monorepo的方式组织,使用pnpm进行包管理,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模块:
- reactivity: 响应式系统
- runtime-core: 与平台无关的运行时核心
- runtime-dom: 浏览器平台特定的运行时
- compiler-core: 与平台无关的编译器核心
- compiler-dom: 浏览器平台特定的编译器实现
- compiler-sfc: 单文件组件(.vue文件)编译器
- shared: 共享工具函数
- vue: 完整版本,包含运行时和编译器
一、响应式系统 (reactivity)
Vue 3的响应式系统是整个框架的核心,它基于ES6的Proxy实现,相比Vue 2使用的Object.defineProperty有了质的飞跃。
1.1 核心API实现原理
reactive
reactive
函数是创建响应式对象的主要入口:
1 | // packages/reactivity/src/reactive.ts (简化版) |
effect
effect
函数用于注册副作用函数,当响应式数据变化时会自动执行:
1 | // packages/reactivity/src/effect.ts (简化版) |
ref
ref
函数用于创建基本类型的响应式引用:
1 | // packages/reactivity/src/ref.ts (简化版) |
1.2 依赖收集与触发更新
Vue 3的响应式系统核心在于依赖收集(track)和触发更新(trigger):
1 | // packages/reactivity/src/effect.ts (简化版) |
二、组件系统与渲染机制
Vue 3的组件系统是构建用户界面的核心,它基于虚拟DOM实现高效的渲染。
2.1 虚拟DOM (VNode)
VNode是Vue中虚拟DOM节点的表示:
1 | // 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vnode.ts (简化版) |
2.2 组件实例创建与生命周期
组件实例的创建过程:
1 | // 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.ts (简化版) |
2.3 组件挂载与更新
组件的挂载和更新过程:
1 | // 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renderer.ts (简化版) |
三、Composition API 实现
Composition API是Vue 3的一大特色,它提供了一种更灵活的组织组件逻辑的方式。
3.1 setup函数
setup
函数是Composition API的入口:
1 | // 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.ts (简化版) |
3.2 核心Composition API实现
ref和reactive
前面已经介绍过,这里不再重复。
computed
computed
函数用于创建计算属性:
1 | // packages/reactivity/src/computed.ts (简化版) |
watch和watchEffect
watch
和watchEffect
用于监听响应式数据变化:
1 | // 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apiWatch.ts (简化版) |
四、编译优化
Vue 3在编译阶段引入了许多优化,提高了渲染性能。
4.1 静态提升
静态提升是指将静态节点提升到渲染函数之外,避免重复创建:
1 | // 编译前的模板 |
4.2 补丁标记 (PatchFlags)
补丁标记用于标识动态内容的类型,优化更新性能:
1 | // 编译前的模板 |
4.3 块树 (Block Tree)
块树是Vue 3引入的新概念,用于跟踪动态子节点:
1 | // 编译前的模板 |
总结
Vue 3源码的核心亮点:
- 响应式系统:基于Proxy的全新响应式系统,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和更完整的响应式覆盖
- 组合式API:提供了更灵活的逻辑组织方式,解决了选项式API的限制
- 编译优化:静态提升、补丁标记、块树等优化大幅提升了渲染性能
- TypeScript支持:源码完全用TypeScript重写,提供了更好的类型推导
- 模块化设计:采用monorepo管理,各个模块可以独立使用
Vue 3的源码设计体现了现代前端框架的最佳实践,通过深入理解其实现原理,可以更好地使用Vue 3进行开发。